(来源路透社作者 John Foley)

中国的最新流行语是“决定性”。这是中共用来形容希望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如何发挥作用时所使用的词语。很难说这只是说说而已,但有四种明显的办法来判断中国是否真准备这么做。

1)债券违约

 

中国债券市场尚未发生过违约事件,这意味着企业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信贷风险。去年发生过两起接近违约的事件,但在地方政府介入后也得以避免。违约可能会推高多数企业债的收益率,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造成冲击。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中占70%左右。违约也会挑战地方当局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地方企业的流行观点。

 

2)外汇储备缩水

 

中国3.7万亿的外汇储备是中国贸易扭曲及不平衡的最有力证据,主要原因是被低估的人民币有益于出口商,但不利于消费者。人民币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可以令反对者相信市场在发挥作用。但有一个判断标准,即外汇储备不断大幅增加的趋势发生逆转。

 

3)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中国对某些大宗商品进口过多,例如铁矿石,由此推高了某些大宗商品的价格。钢厂可以获得廉价的电力和信贷,这使其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还能扩大生产。中国在农业领域进口甚少,因为中国政府奉行粮食自给自足政策。非理性囤积进一步扭曲价格:中国拥有巨大的棉花库存,但为了保证棉农的生计,却在高价收购棉花。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有助于更好配置资本,但会引发巨大波动。

 

4)国有企业被接管

 

中国有很多国有企业上市,但距离让国企私有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但这与让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倒闭并不是不相容的。允许国企被接管,尤其是被外资接管将是中共领导人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很难想到一个更明确的方法来让中国表明市场在发挥作用。

 

背景新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称,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前有关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提法不同。

 

–公报呼吁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全面深化改革。